在台灣,男生没有摩托車真會找不到女朋友?答案讓人很感慨
在台灣,一年四季不管到哪個乡镇城市,满島尽飞的都是摩托車。在700多万户家庭、总人口為2300多万的台灣,早在2013年底摩托車的具备量达1500多万辆,密度居全球第一。這些年,這個数字還在以近2%的幅度递增。島内知名的“1111人力銀行”作的盘問造访剖明,台灣每天平均有一半以上的上班族首選摩托為交通工具。由全民摩托衍生的摩托時尚、摩托風潮、摩托選美、心腦血管阻塞,摩托俱乐部搞得红红火火。被称為“摩托背上寶島”的台灣,独特的“摩托文化”也應運而生。
島内作家常常利用粗犷而又细腻的笔触刻划摩托場景:白天万“摩”奔腾、络绎不停,由此折射出台灣独特文化的富贵、活跃。红灯一亮,满街飞驰的車队嘎然止步,决無一辆會蓄意超越停車线,凸顯文化創意的张弛有序。只要绿灯一闪,浩浩荡荡的車流瞬間马达轰鸣,扬尘而去,颇有几分“静如处子,投資理財,動如除痣藥膏,脱兔”的庄周哲理。晴日下,锃亮的摩托头盔熠熠闪光,彰鲜明较着城市的活性與张力,逢雨天,美丽的各色雨披飘逸多彩,點缀着城市的色素與空間。
鉴于摩托車高普及率,每年島内都會有以摩托為主题、為背景的小说、戏剧、诗歌與影片。在台灣,凡称得上摩托車手的都有一門必修课,就是看一遍台灣记录片“我的747”。编导将一辆牌号壯陽藥,為DNU-747、即将報废的50cc摩托車作為全片主角,從摩托車的视角展現個人记忆與城市文化的接洽瓜葛:粗心的車主停車後忘了拔钥匙而吃尽苦头;車手欲開車竟找不到爱車的停車位;摩托車随意停放惨被拖吊;台風来袭,爱車無奈浸泡水中;恼人的交通罚单從天而降等,這一些讓不少有切身體验的觀眾會心一笑,也為台灣摩托文化的留下的寶贵记忆。
我對台灣摩托文化很是好奇,也想一探究竟。那天,台北會议预定上午10時開始。早餐後我步行到南京东疏浚神器,路一段近林森路口,红灯亮起,百摩止步後,一戴着头盔、脚登高靴的車手许是爱車突發故障,無奈将車推到人行道上。
“小伙子,小伙子……”我趋前叫了几声,眼前的一幕顿時令我尴尬:摘下头盔的摩托車手竟是位烫着美丽卷發的時髦姑娘。女孩冲我笑了笑,柔声地問道:“师长西席,請問有什麼事吗?”當她得知我来自上海,在對台灣“摩托文化”作街头民调時,便大方地告诉我,自己是台灣大學攻读社會學的博士生,所研讨的课题之一正好有所涉及。 因為當時雙方都急着赶會,她提议回校後可将自己的一篇最新論文送我参阅。
當天的會议尙未结束,我就收到姑娘的邮件。她認為,台灣的“摩托文化”之所以世界第一,离不開以下几點:島汐止免留車,内曾遍布农田,平原地區人口异常稠密,為尽量减少马路占地,狭窄的田埂便被一一辟為人車通道,而坡高路陡的路况使摩托比汽車、自行車更行走自如。大中城市交通日益拥堵,汽車停車一位难求,摩托能見缝插针。此外,買車價格便宜和養車耗資低廉;台灣地处热带及亚热带,四季都符合骑車,如此各类原因,使摩托成為平民百姓所爱。
姑娘的邮件洋洋洒洒十几页。而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,她認為島内摩托文化還與两性文化息息相關。對于台灣年轻男性而言,交女朋友的重要条件之一,是必须具备辆美丽時髦的崭新摩托。在這里,摩托車最大的成果已不是以車代步,而是一种成份認同、职位处所顯現,阳刚之气的张扬,一张须臾不可或缺的個人名片。既然是一种社會認同的出格文化的傳递,长期萧规曹随,要改变并不等闲。
可這位女博士生認定的“摩托阳刚論”却遭到了同校女生的异议。那天在台大访谈時,一位女硕士對當前不少家庭送女友禮物推薦,的不公愤愤不平:“哥哥只要開口说想買摩托,老爸一口就许诺了。但轮到我想要,几番遊说全無成效。妈妈見面总是唠唠叨叨地自说自话,女孩子骑車太危险了。我并不懂的是,為什麼哥哥骑車就不危险,而偏偏我就危险?”在女性自我意识较强的當下,這位女硕士的觀點颇有代表性,赢得了不少女生的首肯。
数据也在證明,越来越多的島内女生不能接收摩托世界的阳盛阴衰,两手痒痒地也想跨上铁骑潇洒飞一回。全台摩托操纵者男女比率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62.4:37.6,演变成比年的57.8:42.2,两性差距明顯减少的最惹眼的标识表记标帜是,眼下寶島街头路口飒爽英姿的巾帼車手已時時处处可見。
當然,也有人不太爱好摩托台北機車告貸,文化。在台期間,适逢台灣媒體對摩托文化@開%3G32T%展大會%496W5%商@。那晚某電视節方针几位名嘴唾沫纷飞,称摩托文化的報答污染、精神空虚,强烈哀求尽快杜绝此类“伪文化”。我们也姑且一听。由此看来,“摩托文化”何去何從,台灣社會至今仍莫衷一是,尚未共识。
(作者系上海台北汽車借款,东亚研讨所研讨員)
頁:
[1]